牙齒種植
種植義齒是在口腔缺牙區的牙槽骨內植入種植體(人工牙根),待種植體成活后,再在其上端制作修復體完成種植義齒的修復。它能顯著地提高患者的咀嚼功能,且感覺類似真牙,許多常規義齒難以解決的疑難修復臨床病例通過種植義齒能得到滿意療效。
臨床常用種植系統的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1.植入體:是植入骨內的部分,目前流行的仍是預制件,不同廠家制作的種植體在形態、長度、直徑、表面處理等不盡相同。但,不管怎樣,種植體須采用生物相容性優異的材料如鈦、生物陶瓷等制作。迄今為止,鈦仍然是牙種植體的優選材料。鈦是一種稀有金屬,元素周期表為22,原子量為47.9,比重為4.5。按純度可分為4級,4級硬但韌性小于1級。大部分牙種植體是由商業純鈦,即4級鈦制成。目前普遍認為:以純鈦金屬制成的骨內植入體能夠產生良好骨整合界面,其形狀可為圓柱形、錐形,可帶螺紋、也可不帶螺紋;表面以酸蝕、噴砂處理或鈦離子表面噴涂的粗糙表面較好,因為粗糙表面可以增加種植體與骨細胞的接觸面積。
2.基臺:是種植體穿過軟組織的部分,通常用螺絲將它固定在種植體上。它可以采用預制部件,或者,使用個性化制作的部件。制作基臺采用的材料同樣需要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如:純鈦、貴金屬、氧化鋯等,并加工成適當的外形及高表面光潔度以保障軟組織的健康。
3.上部結構:指修復體通常所具有的冠、橋、支架、附著體等結構。與常規義齒相比,種植義齒可通過標準預制的構件更方便地通過基臺將修復體與種植體相連接。